【記者劉惠敏/報導】
大腸直腸癌近年在癌症排行榜上「急起直追」,根據衛生署統計, 無論在男女癌症排名上,大腸直腸癌已躍居癌症好發率第二名, 癌症死亡率第三名,僅次於肝癌、肺癌。
大腸直腸癌的全球盛行率亦不斷攀升,美國高達66%、日本45% ,台灣已達42%,近年深受大腸癌所苦的名人, 包括美國前總統布希、雷根,台灣導演楊德昌、藝人楊烈等, 也讓人不得不注意大腸直腸癌的威脅。
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陳自諒說,台灣地區每年約 有8千個新增案例,也就是每天約有20個人被發現為大腸直腸癌, 每年死亡人數也有4千多人。
原因:與食物、遺傳相關
醫學界對大腸直腸癌發生原因、致病機轉仍然不清楚,多數認為與食 物、遺傳相關,尤其是近年台灣工商發展、國民所得提高, 深受西化的生活、飲食習慣影響,蛋白質、脂肪攝取量大大提高, 而有家族史者,罹患腸癌機率比一般人高。
症狀:初期沒有明顯症狀
陳自諒說,腸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,因此往往是腫瘤較大時, 腸癌可能已經到了二、三期,才出現症狀,如拉肚子、便秘、血便( 暗紅色)、解便不乾淨或不明原因之體重下降, 腸胃的不適狀況大致是所謂的「裡急厚重(急著想解, 卻又解不出來)」,在台灣有8成以上癌細胞出現於左結腸, 少數發生於右結腸,另會有貧血問題。
飲食:
天天5蔬果罹病機率降
精緻食物、多紅肉、少蔬果的西化飲食,增加腸癌的罹病率, 不少流行病學調查顯示,飲食中紅肉攝取比值高於白肉, 罹患腸癌機率增加1.53倍。而新鮮蔬果可保護大腸直腸, 減少罹病機率,衛生署建議「天天5蔬果」,每天至少吃3份蔬菜、 2份水果,並適時補充鈣質,以減少腸道中膽酸、 脂肪酸代謝的致癌物質滯留腸道。
最新癌症死亡排行榜
排名癌症
1肺癌
2肝癌
3大腸直腸癌
4女性乳癌
5胃癌
6口腔癌
7攝護腺癌
8子宮頸癌
9食道癌
10胰臟癌
(資料來源∕衛生署96年統計)
■大腸癌小檔案
粗發生率約42.18人10萬人口
新增病例約9604人年
粗死亡率18.05人10萬人口
五年存活率第一期85%~95%
第二期60%~80%
第三期30%~60%
第四期5%
(資料來源∕衛生署癌症登記年報)